close

20141029_203340
一直以來都對情緒跟身體的對應有很大的興趣,恰巧看到幽樹老師有公開的社大講座就馬上決定要去參加了!

地點是在捷運港墘站邊的內湖高商附設的"內湖社大",風塵僕僕從東區坐車過去,順便邀約下午碰面的朋友一起同行。
有點像迷宮一樣的教學大樓,走了兩三個走廊才到達今天講座的場地,是個大約百人左右的教室,因為適逢下班時間,
所以在我們抵達後,還是陸陸續續有民眾入場。

綜觀了一下會場,大部分來聽講的民眾,好像都是有些年紀的大哥大姊,除了幽樹老師的幾個學生跟我和朋友以外,
好像都是3.40歲以上的社會人士,看來一般年輕人好像比較不會被這種議題吸引。


講座開始 :

首先,老師先簡介自己的相關資歷跟服務項目,概論今天講座的流程。
接著就從簡單的身心知識講起,例如:認知、情緒、行為的關聯,以及情緒ABC的概念。
這當中他也輔以投影片圖像、小影片等等,引導我們去感受自己身體的變化以及自己的情緒,
並在民眾交流的過程中,分享了各個部位的變化所可能代表的心理反應。

接著是我最喜歡的身體掃描,由老師引導學員們放鬆,從頭部開始,依序眼睛、脖子、肩膀、腹部、四肢等,
一一去感受身體的鬆緊痠麻,再將這個感受利用繪畫的方式呈現在紙上。

20141029_195101
這是我當時繪下的感受,頭頂像是雙螺旋能量場一般(見下圖),兩眼之間的眉心輪閃閃發亮,
感覺不到脖子,但彷彿有一顆立體的五星狀水晶懸在這個位置,尖端剛好頂著下巴,
右肩像是海,左肩像山,空無的軀幹與手臂,以及像樹枝一般的下肢,中空的心漂浮在胸腔內,
茶晶色的物體則服貼在腹部外緣,身體的各部位呈現一種圖像化的感受。


2799550118381107437
(網路上找到比較接近頭部旋渦感的圖像)


20141029_195131
這是同行的朋友"涼涼",他關於身體的回饋是清楚知曉意識的擴展,甚至感覺意識脫離了身體,
紅色的箭頭代表喉嚨的疼痛,還有厚重的肩膀線條也代表此部位的沉重,
下半部的藍色部位則代表漸漸消失下半身,在他的回饋中,似乎感覺不到下半身的存在。


解析:

身體掃描之後的個別問題討論,有人提到了頭部的清明對比於全身的痠痛,也有人跟朋友一樣有喉嚨方面的不適,
於是幽樹老師就著準備的投影片,與經驗分享來回應大家的問題。

例如:頸部代表行動與思想的橋樑,而吞嚥這個動作通常也和我們在接受別人的建議有關,像是進食習慣的不同,
也對應到人們對於外在資訊處理的不同。

另外,也有人對老師提到的催眠非常感興趣,提了不少問題,而不知道怎麼討論的,老師也提到了靛藍小孩這個觀點,
意外的現場的民眾似乎也蠻能接受的~^^

接著也提到了鼻塞,例如:鼻子與呼吸、生命力、嗅覺、刺激(香味,挑起情緒)有很大的關聯。
鼻塞的狀況就很有可能是在生活中,失去了活力與生命力的一種展現。
同時鼻塞也衍生出過敏的議題,包括皮膚過敏等等,老師就著自己本身的經驗,
建議我們可以從過敏源的方面思考,除了科學性的部分(如灰塵等),或許也可以朝情緒性(潔癖等)去探討。

皮膚的部分也提到了情緒釋放等議題,紅腫熱等症狀,很有可能是身體的釋放反應。
若將人體比喻成一座建築,皮膚就類似於城牆,跟人我界線也很有關係,
若是出現症狀問題,試著往這方面去探索研究,可能也能有不同的發現。

乾性皮膚:疏遠,情感較少;油性皮膚:情感旺盛,情緒起伏大;是不錯的自我檢視。
繼續聯想,粉刺的成因,也反映出內在某些"堵塞"住的情緒想要"破繭而出"。
濕疹,則是情緒的過度敏感,需要大量釋放的一種反應,同時也呈現出害怕與人接觸的狀態。


從頭到腳,我們的身體:

簡單分成頭與身體兩部分,分別代表著我們的"思考"(煩惱)與"承擔"(疲勞)。

頭部的部分,大腦通常用於思考與決策,出現頭痛、脹麻的狀態時很可能是因為生氣、焦慮、挫折等情緒的累積。
而昏沉也意味著需要休息、無法思考、不想面對等等。(當然睡眠不足的狀況除外)
還有我們也很容易用忙碌等方式拒絕思考,來轉移注意力避開不想面對的議題,或是相反的有控制或想抓住的反應。

睡覺就類似一場小小的死亡,失眠跟害怕失控,焦慮,不敢放下有關。
焦慮的現象通常是處於不合理的擔心狀態,恐慌則常伴隨著過度換氣。
這兩者可能都跟大腦的控制,與對生活井然有序的要求有關,強迫症也類似於此。

還有憂鬱症的狀態,會伴隨著無來有的情緒低落,或是被巨大的愧疚與罪惡感包覆,
憂鬱與焦慮,通常都跟完美性格要求高有很大的關係,在往下探索,可能跟早年照顧不足有關。

肩膀代表承擔,"一肩扛起"、"身肩重任",都是古人對於身體智慧的用語。
往內縮的肩膀無精打采,可能有著保護自己的意味。
往後拉過度挺胸的肩膀,有著刻意堅強,呈現無所畏懼的感覺。

胸部(女性的乳房):
愛、滋養、女性意象,胸口的感受,和自我價值有很大的關係。
無法給自己足夠的愛或從環境中得到充分滋養,可能就有胸悶、胸痛的感覺。

心臟問題、休克,和對愛的心理狀態有關。
心碎的感受,通常隱藏著悲傷與失落。
心臟輸送血液,若有貧血的現象可能是自我照顧不足,缺乏熱情生命力等。
心律不整,可能是生活步調與內在感受的混亂。

胃部和食慾、精神狀態、情緒好壞都有關。
消化系統不只消化食物,也消化他人的給予與外界的訊息理解。
暴飲暴食,有時是填滿空虛,安撫內在情緒的一種表現。
胃酸過多,難以下嚥、嘔吐,就像嚥不下那口氣的情緒。
胃潰瘍,已經呈現了外界侵蝕掉我們的狀態,在此,胃壁就好比我們的內在界限。

腸:
便祕,可能伴隨著控制感,不願讓事物離開的情緒。
排泄習慣,甚至可能和父母的教養有關。
例如:嚴格、權威的父母,孩子容易有憤怒、忍耐的情緒,緊抓著不放,也就像無法排出的身體廢物。
放任的父母教養方式,孩子不容易得到支持,於是會有不規律、腹瀉,甚至虛脫等現象。

題外話的是,孩子在學校中也很容易將父母的權威形象投射到師長等角色,
可以從對師長的憤怒情緒,去重演該孩子的家庭狀態。

腸躁症,和壓力、神經系統、人我界限、內在信心狀態、權力狀態混亂等等都有關。


最後的分享:

結語的部分,幽樹老師分享了一張圖,建議我們可以將自己想成是軸心(本我)的中心位置,
輪軸的部分是我們連結到邊緣(外境)的各種狀態,這樣的連線可以有很多條,
都是協助我們認識自己的各種方式,包括利用身體的症狀來覺察自己的情緒。


未命名-1  


(網路上找不到,只好自己畫~XD)


另外老師也分享了,一些覺察身體語言的方式。
例如:靜坐、運動、茶道或花道、園藝治療、自我書寫、心理諮商等等。


課後感想:


因為自己本身是非常容易疲累的體質,自我覺察的過程中也發現情緒是影響身體的很重要一環,
在得知這個活動後就非常有興趣,想要多多了解相關知識,非常感謝老師的分享,受益良多,
以上的資訊都是我在課堂過程中的筆記,有時未必完全正確,也只是個人的整理。

如果想要更了解相關訊息,老師有分享兩本觀與身體與情緒的參考書籍,
分別是"身心調癒地圖"與"第七感",也有其相關心得分享(連結請參考下方)。

另外,最近我也剛購入兩書,正在緩慢閱讀中,有機會的話再跟大家分享一般名眾的看法。

講師個人部落格: 心靈行者的魔法錦囊 http://yukitwins.pixnet.net/blog

幽樹老師的好書分享:<好書分享>第七感 http://yukitwins.pixnet.net/blog/post/189079095
          <好書分享>身心調癒地圖 http://yukitwins.pixnet.net/blog/post/183744828

同行的"涼涼"也是位對身心覺知有很多經驗的朋友,
如果有興趣的話也歡迎你到他的部落格看看~^^
Coolfeather http://coolfeather.pixnet.net/blog


~以上文章歡迎轉載~著名連結出處即可~^^

arrow
arrow

    Hsin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